欠薪裁员、人去楼空!人形机器人独角兽倒在2025应用元年之前?
国际电子商情1日讯 当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性增长机遇时,曾经的行业独角兽达闼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达闼”)却意外陷入运营危机,面临业务停摆的严峻挑战。Ryresmc
根据达闼官网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智能机器人领域的独角兽头部企业,由国家首批特聘专家、前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晓庆创立。公司全球总部位于上海,并在北京、深圳、成都、珠海等地设立分支机构。Ryresmc
据媒体报道,3月24日在位于上海闵行区的达闼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看到,公司此前的主要办公楼已人去楼空。物业透露,达闼在年前就已退了楼,目前还欠着物业费、管理费、水电费。Ryresmc
无独有偶,达闼广州分公司同样大门紧闭,水电供应中断。Ryresmc
相对而言,达闼北京总部的情况稍显乐观。Ryresmc
据悉,在去年年底,达闼完成了第五次搬家,从望京SOHO塔三B座33层,搬到了38层。与之前的办公区域相比,新办公区面积大幅缩水,仅能容纳数十人办公。Ryresmc
一位已于去年7月离职的达闼上海公司员工直言:“我认识的貌似都离职了,欠薪是普遍现象。(达闼)不能说正式倒闭,但算是进‘ICU’了。”Ryresmc
在近年来的多个人工智能展会现场,达闼人形机器人可谓出尽了风头。比如,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达闼展示了人形双足机器人XR4、CloudGinger等产品,并展示了人形机器人与数字人共同翩翩起舞的场景,成为了展会上的亮点之一。Ryresmc
Ryresmc
公开信息显示,达闼自成立以来已经历6轮融资,并在2019年B轮融资后跻身为独角兽企业。投资人中,包括软银、朗玛峰创投、博将资本、凯旋创投等VC,并得到了上海、广州、珠海、北京等地产业基金的支持。Ryresmc
此外,达闼曾两度考虑IPO。2019年7月,达闼曾递交招股书,拟在纽交所上市,计划募集5亿美元资金,用于研发、销售渠道的开发和市场份额的扩大等。此次IPO因种种原因最终搁浅。2023年3月,又有消息称达闼考虑赴香港IPO,但最终依然夭折。Ryresmc
时间来到2024年1月,达闼上海分公司被爆陷入资金困难,之后陆续有欠薪和裁员,也有些人选择主动离开。据知情人透露,北京银行在2024年4月曾来上海公司查封资产,盘点过公司的机床设备。Ryresmc
据悉,自2024年9月底后,公司整体已经处于停摆状态。Ryresmc
针对上述报道,3月31日,达闼官网披露的官方电话接线员回应称, “我们仍在正常运营” 。同时他证实广州办公室以及上海基地展厅“人去楼空”的情况,“上海办公室在展厅后面”。Ryresmc
另外,达闼创始人兼CEO黄晓庆也证实了达闼自2024年初起发生的经营问题。Ryresmc
黄晓庆承认,2024年开年,达闼遇到很多困难。“在三年疫情期间,公司都没有减员。我们在疫情之后遇到的融资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一些融资未及时到位和银行抽贷。当时的融资等外部环境都不太好,加上被美国实体清单后很多美元基金也无法投资,造成了我们那时候的现金流困境。”Ryresmc
由此,达闼对北京、上海和深圳各地分公司都进行了减员。他称,公司过去员工数在最多的时候有800多人,现在正式的员工有150多人,加上顾问有200多人,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等3个地方。Ryresmc
这样一家昔日人形机器人独角兽企业,却在成立10年后,也即人形机器人应用元年的2025年,曝出停摆风波。Ryresmc
黄晓庆指出,达闼从2024年以来都在积极地和机构洽谈,也在尝试各种各样的融资策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策略就是采用变通的方法融资。Ryresmc
1月9日,天津津南国投集团与达闼机器人签署投资合作意向协议。根据协议,达闼未来将加大在津南区的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Ryresmc
2月14日,国华与达闼签订一项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拟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并在人形机器人大脑的相关技术和产品方面展开合作。Ryresmc
另外在3月17日,达闼与厦门松霖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研发和推广一款配置“灵巧手”的洗护康养功能的人形机器人。后者是A股上市公司松霖科技旗下专注于机器人业务的全资子公司。Ryresmc
黄晓庆称,“达闼只是中国众多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的一个缩影,也是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先行者,科技创新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有坎坷很正常,只要持续努力,砥砺前行,一定会成功。最后由衷期待社会各界能给予帮助、关心和爱护。” Ryresmc
微信扫一扫,一键转发
关注“国际电子商情” 微信公众号
国际电子商情讯,近日,业内传出美国晶圆代工大厂格芯(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正与台系晶圆代工龙头联电(UMC,联华电子)就潜在合并进行接触。
华为的营业收入重回8000亿大关。
国际电子商情讯,4月1日上午,意法半导体微信公众号(ST)发文表示,公司与英诺赛科签署了一项氮化镓(GaN)技术开发与制造协议,提升氮化镓功率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和供应链韧性。
全球围绕边缘设备的AI推理与AI训练已形成竞争激烈的生态系统。欧洲于2021年启动名为Prevail的研发投资项目,旨在通过推动边缘AI创新,提升欧洲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该项
近期,台积电前联席首席运营官蒋尚义在公开场合多次炮轰英特尔,称其已从半导体行业的“王者”跌落为“无名小卒”(Nobody),这一言论引发行业震动。
在3月28日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驰创电子创始人、元器件供应链资深顾问、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副理事长吴振洲,围绕《元器件分销数字孪生》主题进行了演讲,分享了他对芯片分销行业多方面的见解。
“1996年,在北京举办的首届IIC上,我有幸拿到一本《国际电子商情》杂志。当时我还是北京邮电大学的老师。”在3月28日的《国际电子商情》创刊40周年领袖沙龙上,深圳市好上好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玉成博士分享了他与《国际电子商情》的深厚缘分。
与第二名的市场份额进一步缩小。
3月27日晚间,科创板上市公司概伦电子公告披露,公司正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成都锐成芯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
在3月27日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上,东芯半导体副总经理陈磊指出,目前超9成存储芯片市场份额被国外存储厂商占据,但国产存储企业在利基型DRAM市场的商机正在显现。此外,他还分享了东芯半导体的6大产品布局,以及从设计、流片到封测均实现国产化的供应链。
在3月27日的2025中国IC领袖峰会上,英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吴子宁围绕“AI时代下的数据存储创新与挑战”的主题,分享了英韧科技“如何通过低功耗模式和智能化调度芯片模块,帮助数据中心实现系统功耗的动态优化”。
近年来,科技产业新热潮不断更迭,也引爆了新一轮的“抢人大战”。
复杂国际形势以及半导体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大环境下,近年半导体产业高层人事变动频频。近日,华润微、Wolfspee
近日,碳化硅和氮化镓领域频传专利突破喜讯,多家企业和研究机构取得关键进展,为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这
海信视像、康冠科技、伊戈尔、长方集团四家LED相关企业发布2024全年业绩报告。
近日,上海在全球投资促进大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5重点产业布局图,并且推出2支500亿元基金,同时签约21个重点产业
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11亿美元,同比增长14%。
最近市场出现一些半导体并购案例,是不是盼望已久的并购春天要来了?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第一季下游品牌厂大都提前出货因应国际形势变化,此举有助供应链中DRAM
三星电子近期释出强烈信号,计划透过积极的并购战略重振公司发展。
Microchip此次出售的决定与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变化密切相关。
Micro/Mini LED、车用LED、农业照明和UV / IR LED市场等领域仍保持增长。
当地时间3月18日,被称为“AI界春晚”的英伟达“GTC 2025”正式开场。
近日,2025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其中集成电路被多次提及。
侧面操作的SMT带钉选项为电信、消费电子产品和家庭自动化设备提供更高的安装强度。
三十载精“芯”“质”造,阔步新征程。日前,英飞凌无锡工厂迎来了在华运营三十周年的里程碑。历经三十年的深耕
史密斯英特康宣布,其位于突尼斯的工厂将扩大线缆束的生产规模。这一战略举措旨在满足行业对高品质线缆束解决
尽管备份积极,消费者仍面临存储空间不足、耗时过长、认知不足等挑战
紧凑型1000 Vdc SMD保险丝为电池管理系统和高压DC-DC转换器提供可靠过流保护
驱动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打造多场景视觉感知融合应用
高功率密度模块使大型望远镜能够追溯宇宙历史。
David Sheridan博士在接受《电子工程专辑》的采访中提到,SiC技术的成熟与电动汽车的普及几乎是同步进行的。
TE对于道德、合规和治理项目的承诺持续获得道德村协会的认可
德州仪器近日推出了全球超小型 MCU,进一步扩展了品类齐全的 Arm® Cortex®-M0+ MSPM0 MCU 产品组合。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最大的价值。
“闪迪(Sandisk)又回来了!”在3月12日的存储年度盛会CFMS MemoryS 2025上,闪迪公司全球产品副总裁Eric Spa
点击查看更多
北京科能广告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推荐使用浏览器内置分享
分享至朋友圈